关于学校元旦节目的总结(通用3篇)
关于学校元旦节目的总结 篇1
为了展示师生们的个性特长,加强师生、家校之间的沟通,增强学校凝聚力,活跃校园气氛,我校于20xx年1月30日在里北洋文化宫举行“展示真我风采共建和谐二中”迎春文艺汇演。文艺汇演节目形式多样,有歌曲、舞蹈、小品、朗诵、健美操、武术操、猜灯谜、话剧等共20个,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本次演出充分调动了各位同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现力,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应有的积极、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这样的大型活动在我校虽说是首次,但演出较为成功。得到了上级领导、群众和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本次活动主要由综合组操办,学校在计划、宣传、安排、准备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在此,我就整场汇演中的统筹操办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经验做一点总结。
一、成功经验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的有效组织和文艺特长学生的积极参与。
2、集思广义,筹备活动。要操办一场文艺演出,必须要有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不需要十分详细、周密,但必须要有一个大体的思路、框架、需要哪几个环节等。
3、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文艺汇演虽由综合组操办,但不是综合组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盛会。全体师生都参与到其中,明确任务,分头准备。一是分头行动,并保证各项活动有专人负责,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并分头做好各项准备。
4、事先考虑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以及应对措施。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状况的环节就是现场的工作。我们安排舞台监督,负责观察汇演的状况。在汇演开始之前,提前到达会场,确定人员到位及准备完毕。工作人员明确本场汇演不是自己一场演出,一个节目,而是一项工作,不能坐着观看,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严肃对待。
5、安排日程,坚持排练。演出前的一段时间,每天中午,张慈慈、薛小碟、薛文坡等老师都坚守岗位,带领老师、学生进行排练。虽然排练中遇到很多麻烦与困难,但大家最终都克服了,并且练习的很愉快。不但按计划完成了排练,还促进了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友谊,使大家更加团结。
6、积极配合学校组织活动。在组织好班级各项活动的基础上,同学们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文艺汇演顺利进行贡献力量。汇演期间蔡云霞、李晶晶、姜方豪同学担任节目主持人,三人精心准备,反复排练,在汇演期间做出贡献。
二、需改进之处
1、灯光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导致摄像、摄影效果不好。
2、能否以班为单位的演出形式,鼓励班班联合,并且保证文艺节目的质量。
3、能否将第二课堂与艺术节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分阶段分项目进行,使艺术节贯穿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中。
关于学校元旦节目的总结 篇2
过去的20xx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校全体师生在教育改革中树起了科学发展的人文理念,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教研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学校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团委与各班级利用课余时间编排了一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并成功演出,现将这次活动做一总结。
一、落实计划,领导重视,团委和各班级组织有力。
本学期初学校在计划中已安排了多项活动以优化育人环境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其中包括在20xx年元旦搞一次文艺节目演出活动。12月初学校由团委和班主任具体组织实施,各班级利用课余时间纷纷排练节目,坚持天天排练,日日提高,组织得力,有条不紊。
二、激发兴趣,重视参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近一月的组织排练,班主任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有的学生选择了独唱,有的选择了小合唱或二重唱,有的选择了跳舞,有的选择了说相声,还有的编排了小品。为了使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有些班还编排了大合唱。组织者及时发现学生个人自身的长处,分别让学生参加表演,培养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细心准备演出,让师生家长和群观众共迎佳节。
各班在筹划演出中重在表现技巧和表演水平上,同时在舞台上对每个节目表演者的服装和化妆等都进行了艺术的处理。为了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及群众都能看上演出,演出前还进行宣传并出了海报。演出组织更是周密细致,正式演出时从26个节目中精取了16个,并选定了节目主持人对每个节目编写了台词。演出各类节目穿插进行。结束后由各位评委选出等级。七年级班唱《走天涯》和九(1)班舞蹈《青春踢踏》分别获一等奖,八年级获优秀组织奖,进行表彰奖励。从开场表演到结束,都是井然有序的,师生欢聚一堂,学生和家长欢聚一堂,让每个在场的人都沉侵在节日的喜庆之中、愉悦之中、和谐之中。
礼炮声声辞旧岁,歌舞阵阵迎新年。我们用这样的方式迎接20xx年一定是满怀希望的,也是对20xx年的美好祝愿,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活动。
展望未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是基础,培养的目标、额途径需要进一步创新,育人的人文环境还不优美,学生话生活还需要多层次和多方位去营造,这方面活动还不充分,开展丰富人生的各种活动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工作。
关于学校元旦节目的总结 篇3
9月1日,全国多地小学校迎来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接受开学第一课。新成立的清华附中小学部首批152名一年级新生和老师在开学典礼上高唱国歌,西宁市文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开笔礼”仪式上书写“人”字,老师为他们“朱砂启智”……一如既往,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在黄金档与观众如期见面。
一年级新生入学,孩子从幼儿园大班生变成小学生,身份发生重要变化,也面临成长的重要转折点,开启了人生真正意义的正规学习,是中学、大学的重要基础。
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总要经历一个幼苗破土、茁壮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否有足够的光照、水分和营养,是否可以抵御和避免病虫的侵害,对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长大成材十分关键。小学生,就像一棵待长的幼树,就像一株拔节的禾苗,特别需要营养的滋润与呵护。
《三字经》中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说明了教育的重要。处于三观建塑重要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尤其需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为他们及时种下爱国的种子,让他们懂得奋斗的意义,懂得坚守的价值,从而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从小做一个奋斗生活、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的人。
央视《开学第一课》,以升国旗、奏国歌为先导,通过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珠峰登顶、奥运首金、神七飞天、月背着陆等重要场合展示的精彩瞬间,讲述背后的厚重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利用开学第一课,打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长卷,回溯那些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高光时刻与动人故事,升华“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激昂豪情,让中小学生对创造、奋斗的民族精神有所感受,让中小学生对团结、梦想的祖国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