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增强看齐意识发言稿(通用3篇)
优秀党员增强看齐意识发言稿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地代表优秀党员发言,感谢党组织和同事们对我们的信任和工作的肯定,面对"优秀共产党员"的殊荣,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事们对我工作的鼓励、支持与期待,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一丝忐忑,因为在工作中我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仅仅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而与在座的各位老党员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崇高品质相比,我所做的一切远远不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导师,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理想信念的塑造者。我们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惟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时刻牢记自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牢记党员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职责。诲人不倦,耕耘不辍,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尽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继续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充实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要做到"尽责",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学校的发展为重中之重,努力完成招生任务;最后要做到"尽心",进一步振奋精神,把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和综合办的各项工作,勇于负责,善于开拓创新。
我相信"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成绩和荣誉只属于过去,前进的道路没有终点,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改进。从我们庄严的举起右手宣誓的一刹那开始,我们心里便多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为了这份承诺和责任,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做好表率,我们会把"优秀党员"这个荣誉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在工作岗位上一如继往,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优秀党员增强看齐意识发言稿 篇2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应当看到,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党员队伍更加壮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形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因而,看齐意识应当也必须予以强化。如何做到看齐,中央政治局给出了答案,做出了表率。要像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那样,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到对分管工作的管理上、体现到严格要求自己上。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对于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树立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层层立标杆、上下做示范,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更加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真正做到看得齐、跟得上、立得稳、行得远。
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是要强化看齐意识。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就说:“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与过去相比,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党面临的考验更加尖锐突出。
特别是在当下,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金钱、权力等利益诱惑面前腐化堕落、蜕化变质,背离了最初的价值信仰和选择。对于这些不愿意看齐、破坏看齐的“蛀虫”“毒瘤”,就更应该抓住要害、点准穴位,用党纪党规党法进行严肃查处,果断清除出党,以保证全党上下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
当前,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严峻的执政考验和改革发展的全新任务,党员干部应在践行“四个自觉”中,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看齐意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确立看齐的思想自觉,坚定信仰信念。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要把学习教育贯彻始终,不忘本忘祖,不忘记最初的价值信仰,认真学原文、读原著,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性锻炼,切实把好“总开关”,坚定“三个自信”,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增强看齐的政治自觉,做政治明白人。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言行,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确保在大是大非和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永葆政治本色。
落实看齐的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看齐既是一个理论诉求,更是一种实践要求。党员干部只有躬身践行,才能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让看齐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谋事创业要遵照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唱高调,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践行看齐的责任自觉,勇于担当作为。要想真正树立看齐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是关键。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上奋发有为,在转方式调结构、战风险渡难关中主动有所作为。要带着真感情和责任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责任激情,始终做到履职尽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优秀党员增强看齐意识发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在学校党委组织领导下开展的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学校全体党员集中认真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文件,观看了《焦裕禄》、《沂蒙六姐妹》、《杨善洲》、《雷锋》等一批典型人物影片。几部影片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原型,真实再现了他们为民务实清廉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这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在新世纪、新时期、新形势下,根据党所肩负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使命,是党在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上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在此,我就近段时间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牢记宗旨,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是党组织每一个成员一切言论和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由党的根本性质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所决定的,是党的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是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深厚根基。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自觉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们平凡但光荣的教师岗位上,努力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二、找差距、剖根源
在考察兰考时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的这一明确要求,指明了将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扎实深入的方向,为我们转作风、强党性确立了行动的标杆。
焦裕禄精神所承载的,就是一个党员干部所应有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它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强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促进我们要强化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付诸改革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增进人民福祉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具体到底,就是服务学生,用心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也时而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对待学生方面会有不够耐心的情况,工作上创新性还不够强,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方面没有做到“先进”。
三、始终保持“先进性”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人们把教师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因为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站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漫长而又艰巨的教育之路。我们要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努力进取。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现代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才能与学校共生存、共发展。 4、以身作则。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会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总之,通过本次的教育实践活动,我认识到从事教育工作要做到工作不忘学习,学习不误工作。学习的目的全于运用,运用是更重要的学习。衡量理论学习有没有取得实际成效,既要看到思想认识上是不是有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的转变,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进一步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深刻理解xx大指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严格遵守校党委规定的一切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团结同志,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的修养,在本职岗位上自觉地为民尽责,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