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真学习了以后,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重大节庆等教育平台。强化德育教育形式和效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认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德、智、体、美全面谐调,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将全面发展融入到每一个学科教学中,融入到每一个教育活动中,融入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中。
三、办好自己满意的`教育。作为教师个人,我会加强师德修养学习,热爱教师这职业。虽然我不是学校管理者,我会协同管理者引领学校不断发展。引领办好学生满意的教育,引领办好教师满意的教育。学生满意了,家长就会满意,家长满意了,社会就会满意,社会满意了,人民自然就满意了。教师首先应满意。学校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引领教师不断的专业化发展,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满意了,就能教出满意的学生,就会有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三月十三日,我跟两位张老师、付老师一起,参加了x省x市的新教育开放周活动,为期五天的活动,时间安排很紧,学习内容很多,会议安排每天都参观一所学校,这样五天下来,我们共跑遍了x实验学校,x实验小学,x师范附小,x海南小学,x南通小学,这五所学校。一般是上午听课,下午听他们学校的老师或领导做报告,而晚上,认真负责的张景一老师则会召集我们去她的房间,边吃水果边开研讨会,交流一天学习的收获。
就这样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五天,虽然劳累想家,但却大有收获。
在x的五所学校,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一个词语“完美教室”。这是每一位x的老师,都在追求的完美极致。
这个词语来自于,x市教育局的许新海局长在20xx年10月“缔造完美教室”研讨会上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对完美教室的诠释是这样的:完美的教室首先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这是许局长的一段话。
而我觉得,完美教室应该就是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在教室的一次完美整合。那么具体怎样做才能打造出这样的教室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努力打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包括班级布置,班级愿景、班规,以及个性化班名,鲜明的班风、学风、吉祥物、班徽等。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营造出富有个性,并深得孩子们认同的班风学风,无疑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五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名,班级精神,班级约定或班级宣言(图片)。
其实我原来也曾做过类似的班级约定,但结果总是不了了之。上个周三在x师范附小,我们参观了一位宋晓燕老师的小神蚁班的班级展示,我非常震撼,为那位两年来为自己的孩子写下三大本随笔的老师,更为那群口才卓越,满腹锦绣的孩子。怀着追星的激情,活动结束后,我和付老师特意找到了宋晓燕老师,跟她私下聊了很久,聊起小神蚁班级的成长经历,她说,开学第一天,她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景点,由于游客的不慎,使得一片靠着小河的草丛着了火,火势很快包围了一个小小的丘陵,有一群蚂蚁正被围困在这个小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蚂蚁,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空气里已经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这时,奇迹发生了,那些小蚂蚁竟开始迅速的.扭成一团,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迅速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音,但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烧焦的小蚂蚁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宋老师说,讲完这个故事,孩子们的眼睛都湿润了!深深地动容着,这时,宋老师宣布,她们班的班级图腾就是“小神蚁”,并提出了这样的班级精神:“拼搏时,全力以赴;奉献时,义无反顾”,孩子们,为自己能成为小蚂蚁中的一员而自豪着,被小蚂蚁的精神而感动着,就这样,这群小蚂蚁在宋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卓越。
通过这次谈话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只有打动学生的心,引起他们的共鸣,令其积极参与共同成长,这样的班级文化才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班级文化建设除了精神方面的引领,还包括教室的布置。一个洁净优雅的环境,更能吸引孩子的心灵。
二、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
关于这一条,我觉得我们学校已经做得不错了。晨诵午读井然有序,并初见成效。但我觉得,他们的几点做法也很值得学习。
一是,“图书漂流”活动。
在这几个学校,他们每个班都统一要求孩子们买同一本书,人手一本,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书目。在每个月的第一周拿出一节课,老师专门来指导这本书的阅读,人物介绍,精彩段落共读,探讨读书的方法等,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这本书已有了大体了解,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想读下去的愿望。接下来的时间,学生们会利用午读和课余时间来读这本书,课间同老师同学交流读书的进度,人物的命运。我觉得,这种全班共读的氛围很动人。到月末,大多数孩子已经完成了这整本书的阅读,这时候,老师会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周,拿出一节课来,做读书汇报课,在老师的引领下,表演书中精彩的情节,讲述自己的体会,交流读书的收获,就这样将书中的营养,渐渐内化到自己的生命。因为同一年级中不同的班级,选择买不同的书目,所以当一个班读完了自己的书,他们就会以班级为单位与别的班交换着来读,这样,又开始了第二本书的共读,一个学期下来,一本书可以漂流三四个班级。
二是,保底不封顶的读书奖励制度。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喜欢奖励,喜欢小小的成就感,针对这个特点,他们采取保底不封顶的奖励制度,保底就是硬性规定,每个学期,每位同学必须读完哪三本书才算达标,不封顶就是,在读完这三本书的基础上,每多读一本,就可以领到一张“小书虫成长卡”的奖励,每攒齐了五张卡,就可以换一张“读书硕士”卡,每攒齐了五张“读书硕士”卡,就可以换一张“读书博士”卡,这种游戏过关的方式极大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
三是班级博客的建立,为师生共写搭建了平台。
老师建一个博客,将博客地址和密码向全班的学生和家长公布。班里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是这个博客的博主,这样他们随时可以登录书写自己的故事,孩子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家长可以发表自己的育子笔记,老师可以上传随笔,即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又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除此之外,我觉得,班级博客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懂得如何运用写作与别人交流,并能够给孩子的作品找到大量的读者,一个拥有读者的作者才会有写作的热情!
三、努力开发“全人课程”,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
新教育有一句标志性的话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了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其享受完整的教育,学校、老师们一直在努力开发着“全人课程”。关于这一点,我们学校已经做得很好,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各项活动展示,均为孩子的成长搭建了五彩的舞台。他们学校的很多做法,其实我们已经做过了,只是说法不同。他们的全民课程包括:公民课程:让孩子具有公德意识,做合格的小公民。书香课程、学科课程、社团课程(大力水手维和社,就是纪律小组长)节日课程、达人秀。
通过这次学习,我看到了新教育在x的土地上,绽放出如此夺目的花朵,并结出了累累的硕果,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爱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我们心中要有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教师应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我们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懂得遵守并落实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素质。只有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培养出明礼、自尊、自爱的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