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分割婚姻财产反诉状【3篇】

时间:2025-09-01 22:53 劳动合同

要求分割婚姻财产反诉状(精选3篇)

要求分割婚姻财产反诉状 篇1

男方:

女方:

相关利害关系人

男方子女:

女方子女:

我们双方丧偶(离异),因为独身,需要老伴,所以自愿结婚。为心心相印,生活和谐,相伴永远,也为也为与其对方子女相互信任及双方子女间世代友好,特定此协议。

1、双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原各自房产仍归各自所有。男女一方先去世 ,另一方主动放弃对去逝方享有的法定继承权。包括去世方有符合法律效力的遗嘱继承和遗嘱赠与,在世一方均主动放弃遗嘱继承和赠与。

2、男女双方子女作为相关利害关系人对第一款无疑议。态度是:作为子女,尊重老人的道义决策,不谋求对去逝的继父或继母的法定继承权利遗嘱继承权利和接受赠与权利。

3、双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从实际情况出发,男方退休金收入用于夫妻日常生活及保健开支,女方退休金收入可 赠与其子弟或自行支配。对此,男方女儿无异议。

4、男女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子女无权盘问在世一方的经济存储情况。

5、男女双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子女仍应自觉赡养自己的大人。一方生病时,第一护理人是老伴,第二护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对方子女无必须照护义务。男女一方大病需要经济支出时,第一出资方是得病者本人,第二出资方是病人亲生子女,第三是再婚老伴根据实际能力提供支持;另一方子女凭道义予以适当帮助,但不属赡养义务范畴。双方子女对自己的父母负养老送终义务,妥善处理后事。

6、男女一方去世后,其身故抚恤金等各项福利费由各自子女所得,另一方不得干涉。在世一方须在三十五日内回到自己子女身边,不再以任何理由留在对方家中。同时,在世一方子女须在此时间内接自己父母回家,不以任何理由推托。

7、男女双方、相关利害关系人即男女双方的子女在此明确本协议的目的是:男女双方各自婚前财产不因此次再婚,导致男方财产转归女方或女方子女,或者女方财产转归男方或男方子女。男女双方若一方去世,另一方不得干涉对方子女丧事办理,在世一方回到自己子女身边后,与另一方子女不再有法定关系。

男女双方、相关利害关系人即男女双方子女进一步明确:男女双方再婚后,无论何时所从事的行为不符合本协议目的,则行为无效。接受利益的对方及其子女均可主张行为无效。

本协议一式 份,签字后生效。

男方:

女方:

相关利害关系

男方子女:

女方子女:

中证人:

鉴证机关: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要求分割婚姻财产反诉状 篇2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_________________申请法院调查财产证据。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起诉离婚纠纷一案,原告提起离婚前,被告已有意转移其名下财产及拒不提供其名下财产数额。被告以个人名义财产因属于特定机构保管或因存在客观原因,申请人无法自行收集。为了查清夫妻共同财产,申请人特请求法院调查被告个人名下财产证据:_________________

1、被告的工资和工资卡;

2、原告的住房公积金数额;

3、原告名下的银行存款(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户名:_________________帐号:_________________);

4、原告名下的股票(开户:_________________户名:_________________帐号: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日

要求分割婚姻财产反诉状 篇3

原告:________________(基本情况:________________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被告:________________(基本情况:________________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诉讼请求

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害赔偿的数额等,如:________________

一、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

二、婚生儿子/女儿某某由原告抚养,被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元给原告(/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至儿子/女儿年满18周岁止);

三、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平均分割(/判归原告所有);

四、被告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元给原告;

五、被告一次性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元给原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