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篇1
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全面提高学校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时实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应急处置组织机构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主要有:《学生上下楼管理制度》、《室外课规范要求》、《学生就餐、就寝规范要求》、《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园紧急疏散演练制度》等。
2.加强日常管理
(1)保持走廊楼梯等通道畅通,禁止堆放障碍物或杂物。确保走廊楼梯等通道应急灯完备完好。
(2)规划各班学生上、下楼的路线,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
(3)各年级值班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4)各班安排安全监督员,每日在教室、班级门口楼道内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
3.宣传教育
(1)加强师生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
(2)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
(3)在过道及楼梯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提醒标志,保持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堆积,雨雪天时及时教育提醒学生过道及楼梯要慢行,并设置防滑设施和防滑标志。
4.检查整改
(1)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定期对学校建筑物、电器线路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限时解决;
(3)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4)对学校无能力排除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教育局。
5.培训演练
要经常开展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能力;同时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专项演练。
三、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扭伤、骨折、挤伤、踩伤、坠楼、楼层倒塌或楼道拥挤造成伤害事故等。
(1)目击者第一时间报告校(园)长室或事故负责人。
(2)一般事故。学校发生无人员死亡,重伤1人以下的安全事故后,学校应当在第一时间(最迟不能超过半小时)口头向局安保科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保科。
(3)重、特大事故。事故死亡1人及以上、伤多人,学校应当在第一时间(最迟不能超过半小时)口头向局安保科及相关领导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一小时内书面报局安保科。
(4)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2.事故处置程序
(1)启动处置预案。发生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启动本预案;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指令开展工作。
(2)应急处置现场指挥
①进入岗位。现场指挥部的人员进入现场指挥部后,根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②情况汇总。参与现场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负责人、现场处置教师迅速向学校现场指挥部反馈现场处置情况,并由指挥联络组负责汇总。
③分析判断。学校负责人要向现场指挥部总指挥详细报告事件的危害程度以及自己的分析意见。
④指挥决策。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现场指挥部迅速研究现场处置措施,果断作出指挥决策。学校负责人按照决策、职责分工,认真准确地做好下达指令、报告请示等工作。
(3)组织疏散、救护
①迅速发出报警铃声,直至全体师生安全撤离。
②立即打“120”、“110”急救电话,请求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护。
③立即口头报告教育局、保险公司。
④依就近原则疏散,疏散路线按平时班级早操进场秩序线路下楼。
⑤现场疏散、救护分工。
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好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4)关闭场所。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并保护好现场。
(5)配合调查取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目击的师生进行询问,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初步掌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善后处置措施
(1)评估分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总指挥部立即组成有关人员对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社会政治稳定可能构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分析,并下达指令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收集动态。学校成立善后领导小组,努力做好当事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预防事态延伸扩展。一旦发生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的'事件。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3)抚慰师生。学校迅速派出有关人员安抚伤员,帮助受伤、死亡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同时,积极协助家属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快予以满足。
(4)其他工作。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处理、调解工作;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汇总情况上报区教育局。
四、注意事项
1.处置人员防护要求
(1)应急队伍保障。不断增强学校应急队伍的总体力量、处置能力,若进行重大调整和人事变更,及时报局应急办备案。
(2)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应急队伍要制订相应的处置方案,并积极开展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2.突发事件的宣传口径
(1)学校值班室电话应有来电显示功能;学校主要负责人的家庭电话及手机应保持畅通。
(2)做好对教师、学生的引导工作。
(3)学校未经区教育局同意不接受任何新闻采访,不对外宣传。对外宣传必须统一口径。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我校如下预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班主任及所有教职员工。
二、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领导小组成员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地对学生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寝室)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万一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专人负责。特别是楼道安全值守准时到位。
5、值周教师履行值周工作职责,坚守学生校,有事外出必须安排好值班人员,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周工作职责。
6、上放学特殊时段安排值班人员值守楼梯等容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地段。
7、所有人员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班主任备好学生家长通讯录,方便随时联系家长。
三、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行为。
2、制止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完全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地震等问题,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
4、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大高镇医院等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生校各项规定,并做到每天提醒学生安全的重要性。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值班人员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篇3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园师幼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园实际,决定开展“幼儿园师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快、静、齐,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月9日下午15:30分
三、组织领导:
(一)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由园长(彭丽)担任,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谢敏)来担任指挥人员。
1、应急总指挥:(彭丽)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2、现场指挥的职责:(谢敏)负责及时向总指挥(彭丽)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周成勇)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3、通信联络组:
负责人:谢敏、周成勇
职责:(谢敏)根据情况及时拨打紧急电话“110”,如遇火灾时,(周成勇)负责拨打“119”,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传达。
4、安全疏散组:
负责人: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疏散现场的师生员工。
火灾发生时疏散方向:(郑娇)协助赵玉娇对小二班、小四班幼儿下天井楼梯沿后门进行疏散,(杨凡)协助赵玉娇对小一班、中三班、小三班沿后门进行疏散;黄琴丽协助陈莉娟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幼儿从玄厅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薛晨协助陈莉娟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从楼上下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防护救护组
负责人:)
组员:
(王娟)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吴晓蓉)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协助王娟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6、人数清点组:
负责人:
基本职责:
四、具体活动过程
(一)安全教育阶段
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防止踩踏安全教育,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
1、演练开始
(1)拉响警铃后,全体教职工根据指挥组安排迅速到岗,指挥全体幼儿从疏散方案的安全出口安全撤出教学楼,到指定地点集合。
(2)撤离路线:
(郑娇)协助赵玉娇对小二班、小四班幼儿下天井楼梯沿后门进行疏散,(杨凡)协助赵玉娇对小一班、中三班、小三班沿后门进行疏散;黄琴丽协助陈莉娟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幼儿从玄厅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薛晨协助陈莉娟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从楼上下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撤离方式:
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幼儿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人跌倒时,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进,后面的幼儿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儿,以免造成踩踏事故,确保安全。
2、王娟、吴晓蓉、谢敏负责检查幼儿情况,发现受伤幼儿迅速带出危险现场,王娟立即对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吴晓蓉)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协助王娟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各班幼儿全部安全撤离后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立即上报总指挥。
4、防踩踏演练活动结束。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篇4
为保证教学顺利、安全地进行,为了能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师生能安全有效地实行疏散。进行一次全校性疏散演练,现制定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1、强化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突发事件时的防踩踏能力,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
2、提高师生进行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的能力。达到在发生火灾、发生踩踏、地震、意外伤害等事故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目的。
3、通过这次疏散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更好进行自我保护的目的;掌握逃生的方法和提高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及全体班主任
三、时间:
20xx年10月30日 下午大课间。
四、演练地点及路线
地点:教室、操场
路线:各班由教室经安全的通道疏散至操场集合。
五、演练过程
1、演练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疏散演练时的相关事项说明包括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及注意事项等;保护人员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
2、以门卫室警笛为信号开始疏散演练,按做操的班级位置集合。
3、演练总结:各班清点人数并上报,评点演练过程,总结得失。各班排队回教室,班主任组织本班对该次疏散演练进行班级总结。
六、注意事项
因本次演练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班主任在疏散演练前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要告诉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在演练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班主任应告知学生如下内容:
1、各班主任在教室里组织好疏散队列(可以按行或列),在学生开始疏散时班主任应在教室门口外侧进行指挥,根据学生的通行情况、保持合适的疏散速度,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随最后一个学生进行疏散。
2、在疏散过程中,注意上下阶梯、转角的安全;大同学不能冲撞小同学;不随意停留;不随意大呼小叫(特殊情况除外)。
3、在疏散过程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到应及时停下脚步,并大声告知后面的同学及时停止前进,摔倒的同学要设法保护好自己。
4、演练前要让学生检查好鞋带,放下不必要随身物品,听到演练信号,立即放下手中物品,不要拣拾疏散过程中掉下的物品,防止人倒地发生踩踏。及时外出逃生。
5、各班上课教师或离教室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迅速到教室门口扶好门,保障门口畅通。
人员分工:
一、总指挥:x
二、副总指挥:x
三、班级教室护导: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教室门内外的疏散防护。
一年级一班x 一年级二班x
二年级x 三年级x
四年级x 五年级x
六年级x
四、场地护导分工:负责疏散路径的安全引导,控制疏散速度,防止无序乱跑,发生碰撞。
1.2--3年级教室前面x
1--3年级教室东面x
4—6年级教室前面x
4—6年级教室东面x
1年级1班教室西面x
教师办公室西面x
操场x
三、照相:1--3年级及操场x
4—6年级及通道x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篇5
为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防震减灾法》、《破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开展本次防震应急演练及防踩踏演练活动。
一、参加演练的人员:
全体教职工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防震防踩踏应急反应
(一)应急机构:
1、指挥:
职责:及时掌握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贯彻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命令。组织有关各组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
2、疏散组
组长:
组员:全体教师、保育员
职责:在现场的统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全体师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避免拥挤踩踏,以保证全体师生快速、安全地撤离现场。
3、医疗救助组
组长:
组员:各班保育员
职责: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4、安全保障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1)调集有关人员、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协助其他工作组输送救援人员和受灾伤病员。
(2)迅速排查园舍安全隐患,统计园内电力、饮水、通讯和其它公共设施受灾情况,根据灾情,组织抢修,保证园内供电、供水、通讯畅通。
(3)负责维护幼儿园内出入口秩序,做好消防治安力量的准备,了解园内各区域的情况,加强巡视。
(4)维持避难场所秩序,做好家长的接待和协调工作,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宣传统计组:
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微信小组成员
职责:开展地震知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二)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会被砸到,但不要靠近窗口。听到警报响起,要迅速在床或桌下抱头或顶被子(或一切可利用的轻便材料)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在走廊的幼儿,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5、在教室外的幼儿,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三)紧急疏散具体要求:
根据各班所处位置及幼儿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听到警报后由本班老师组织幼儿立即蹲在桌子下面或靠墙蹲下,2分钟后园内再次拉响警报,各班马上按照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在撤离时给幼儿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幼儿一齐行动;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室外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幼儿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3、紧急撤离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一路或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班老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5)楼梯口要有老师指挥,负责幼儿下楼时的安全和秩序。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以书包、枕头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拥挤,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8)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以班为单位集中,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殷会琦报告。
(三)演练具体流程:
1、拉响地震警报→2、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安全位置采用正确的自救姿势进行避险→3、2分钟后第一次地震波结束,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采用正确的姿势沿既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紧急疏散→4、到达户外安全区域后全体幼儿蹲下、抱头,老师立即清点人数→5、向总指挥报告安全疏散人数,如有遗漏必须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搜救→6、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带,演练结束→7、演练总结
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范文 篇6
为加强学校教学楼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拥挤、踩踏意外事故,根据我校的安全工作工作条例,特制订《小学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学校行政领导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学校领导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
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凡组织1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都要经校长同意,校长要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5.学生密集出入时,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
三、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
4.学生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四、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
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由负责),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疏散,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
(2)按楼层由底到高的顺序依次逃生:一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操场,二、三、四楼层的学生成二列纵队按楼层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逃离。
(3)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
(4)操场指挥人员员:各班班主任
(5)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楼道疏散下来的学生按指定线路经过升旗台到运动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